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分析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走入现代化管理模式,由最初的人工管理模式转换为现代化管理。本文阐述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状况,并提出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还涌现出了大批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而随着这些技术和设备以及材料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而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水利工程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然而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更好更安全的想国民服务,还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然而就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当前各领域中各种技术和理论的日新月异,不仅给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了严峻的考验。因此为了使得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还必须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分析研究力度。
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处于人工管理模式,即:根据人们长期工作的实践经验,借助常规的工具、机电设施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观测、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处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计算和文字编辑,进行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控制,发布水情、工情调度指令和启闭调节各类工程建筑物。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通信、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开始得到初步应用,但也只是作为一般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通讯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最多作些简单的编程计算,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其技术特性和系统效益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近几年,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
二、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
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模式的快速转变,现代化的工程建设管理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也缺少借鉴模式和经验,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需要再探索。因此,需要我们根据目前的水利建设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标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的稳步发展。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管理应该要以传统的人工管理为基础而创新、发展,并结合前人的经验教训,融人现代化的高新技术,选择对应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和系统,由此建设一个先进、高质量、便捷、实用、稳定、灵活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从而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基本的系统解决方案就是要利用计算机、遥感遥控、通信这些高新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传输便捷的优点,从而建立高效的管理网络系统。同时利用最先进的监管监控系统对水情、工情进行实时观测,远程操作管理,并不断实现完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根据水利建设管理的特点,要遵守无线、有线相兼容,多线路迂回的方式,选择高速、稳定的卫星、光纤这些通信方法,才能保证通信的顺畅无阻、减少出错率和故障,更加安全可靠。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和应用程序,由此建设成完整的网路。对于该系统的网路建设,就是基本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努力建成全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并让这个管理系统不断朝成熟、稳定、先进、实用方向发展。
三、系统基本技术特性
1.双向全双工自动或手动拨号通信,实时数据传输及图文交互。
2.水情、工情信息实时自动采集、分类、处理、打印、显示、查询、存贮、检索、转发和语音报信等。
3.系统信息共享,数据库数据调用、计算、分析、预报和自动装载等。
4.非自动测量参数人工置数输入和编程设置。
5.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6.故障越限报警及自动数据保护。
7.本地Intranet互联。
8.技术文档、图文编辑、公务邮件、分析预报、调度决策、计划控制、质量监督、数字统计和报表生成等业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9.水情、工情动态监视和近场或远程自动控制。
四、系统建设一般模式
1.前端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采集处理设备,由安装在现场的高分辨率的彩色摄像机、全方位云台、三可变镜头、室外专业防护设备等组成。
2.传输设备。作为图像和数据信号传输媒体,即:前端设备与集中控制设备汇联专用传输链路。
3.集中控制设备。作为前端设备旋转方位、角度、焦距调谐和视频切换,以及图像检索、处理等专用控制设备。
4.显示记录设备。作为视讯显示、存储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显示器、投影大屏幕和录像机、存储器、刻录机等。系统通过配置数台监视器构成电视屏幕墙,使值班人员能够在监控中心同时监视前端监控点的任意几路或画面分割的图像。系统监控中心由一个主控中心和两个分控中心构成,其中主控中心具有最高权限,既能对所有前端设备的云台、镜头进行操作控制,也能对系统管理参数进行修改设置,主控中心在操作控制过程中其他分控中心不能作任何操作。分控中心则根据管理职权而设置不同权限。
五、结语
建设水利工程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然而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董长民,焦国丽,李刚. 滕州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营模式初探[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469+476.
[2]刘学东,黄国栋.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256.
[3]牛俊红,顾于贞.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与现代化管理[J]. 技术与市场,2013,06:256.